「聽不聽話」常是爸媽認為孩子能否溝通的衡量點,叫他整理房間,他有聽沒有到,叫他幫忙做家事,他動都不想動,於是孩子就是「不聽話」「叫不動」,但是這種認定會不會太簡單了呢?

 

你看到孩子的世界了嗎?

 

孩子從出生以來就是獨立的個體,他的世界沒有時間限制,也沒有空間的設定,他在他的時空中探索著、伸展著,藉著外界的回應,慢慢地調適速度的快慢與空間的轉換,就像大人覺得無聊的重覆操作,卻是孩子學習邁向精熟的一大步;而在身體和心理慢慢成熟之後,他會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。

 

大人常以為只要放慢說話速度、講兒語就是跟孩子溝通,但真正重要的是,我們有沒有看到「他」,看到他的世界、聽見他說的話;同時也帶他進入我們的世界,讓他認識大人身處的錯綜複雜的時間與空間,如此一來,親子才會構成一個共同的畫面,孩子心悅誠服大人的指令,親子間達成真正的溝通。

 

指令混亂失焦,孩子無所適從

 

但是面臨緊張繁忙、分秒必爭的爸媽,是不是常常沒耐心了解孩子的思考、傾聽他的聲音,而只是想主控他的行為,甚至想法?或者不停打斷他的學習,卻又希望他趕快探索?

 

我發現爸媽常常太壓縮溝通的內容;其實指令沒有好壞對錯,要有的是深度和未來。請仔細想想您所下的指令是否對準焦距,我們要他乖乖聽話,是要他當下別吵,還是希望他未來考第一名?如果爸媽的說法與指令非常混亂,孩子無論怎麼做都是面對爸媽的抓狂,他當然會產生自我防衛的機制──乾脆別做,也讓親子溝通到達冰點,這樣不是很可惜嗎?

 

點滴儲存,累積孩子的爆發力

 

舉我的教學系統在音樂教學的例子來說,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,一個四歲的孩子,對於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的名稱是沒有意義也不好玩的東西。所以我們以孩子的生活中會接觸到也感興趣的素材,來設計教學工具與教案,如:狗狗圖卡=四分音符、兔子圖卡=八分音符(兔子和 都有長長的耳朵),在不斷的解說實做的過程中,我們就將樂譜中拍子長短、快慢速度、音樂的強弱表情概念,一點一滴的灌輸給孩子,讓孩子很自然的學會讀譜及唱譜,奠定往後學習音樂的良好基礎。因此,好的啟蒙引導會讓後續的學習更加順暢,與孩子的互動點滴也將累積成孩子未來的爆發力!

 

所以,要讓孩子長成大樹,先要問自己給了什麼、給得對不對,這是親子溝通最重要的思考點。

 

(全文刊載於學前教育雜誌2008.04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啾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