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學習 累積孩子的生命厚度

有沒有發現,當您越希望孩子學一件事,孩子卻越不做?而當您強調學習要快樂無壓力,孩子卻動不動就放棄,因此常造成親子間緊張的氣氛。所以「學習」是爸媽最關切的面向,卻也常是親子之間的衝突點。   

 

 

從吃飯睡覺到上課、上才藝班,許多爸媽擔心孩子遲到受罰,往往親自排定監督執行孩子的行程表,在家中上演的戲碼常是爸媽急火火,孩子無所謂。以守時為例,如果爸媽事前不催促,只對孩子表明──要能夠安排時間、對自己負責,孩子會開始衡量──要選擇遲到被罰,還是督促自己不再遲到;這是他學習負責、認真面對「學習」的開始。

 

學習態度從生活累積

有時爸媽承受太多,從生活細節就模糊了孩子的責任心,更剝奪孩子的學習能力。爸媽無法忍受孩子「浪費時間」,自認為可以幫孩子節省時間,好讓他學更多事情,可是孩子卻養成不動腦筋、不動身體、沒有一件事願意主動學習,因為爸媽都已幫他做完了。

 

我經常看到認真但不懂引導方法的爸媽,花很多時間在孩子的學習上,但當孩子越學越多,反而離爸媽的目標越來越遠。要養成孩子主動學習、有條理、有思考力的人生態度,就要從小陪他一起整理出脈絡,而非強力介入。

 

孩子的學習是誰想要的?

到底孩子的學習是他自己想要的?還是爸媽直接規定孩子該做什麼?這是爸媽應該常自我檢視的問題。當父母與孩子一起討論學習過程,協助他設定學習目標,而不是代替他決定學習方式;再讓孩子知道要為所學負責,遇到瓶頸時,協助孩子一起找出原因走出難關。

 

當孩子很清楚自己在每個學習階段的目標、步驟與位置,他會在一定的軌道上自動累積,讓生命厚度不斷增長,因此而爆發學習力。

 

持續學習  看到視野  養成專注

我常會對孩子說──要決定開始一件事,必須慎重不能隨便,既然決定要學,就該有在未達成學習階段前不能喊停的準備。

 

所謂「學習」一定有操作與突破,一定會遇到瓶頸,突破瓶頸才會對學習的事物有更深層寬廣的認知,到達這個視野之後,會有更完整的思考判斷能力去選擇繼續學習或喊停,也才能養成專注、堅定持續學習的個性,才不會一事無成。

(全文刊載於學前教育雜誌2007.6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啾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